- 嘉定区民族和宗教事务办公室2024年度行政许可... 2025-02-27
- 区委统战部召开党纪学习教育部署会 2024-05-08
- 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推动各领域统战工作取得... 2024-04-25
- 嘉定区召开2023年度基层统战工作会议 2023-12-18
微信公众号

马陆镇、江桥镇、徐行镇、外冈镇、新成路街道、嘉定工业区开展“侨界法治宣传月”系列活动
马陆镇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宣传和普及侨法知识,不断提升群众知侨爱侨护侨意识,3月以来,马陆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护航 行稳致远”主题学习活动,营造“知侨法、懂侨法、守侨法”的良好氛围,有效增强依法护侨的粘合度。
“线上+线下”同向发力,扩大普法“广度”
一是线上营造依法护侨氛围。马陆镇上线“葡串同心源”统战小程序,通过“侨法宣传‘陆’游记”主题动漫、“侨法知识翻翻乐”线上游戏向广大群众普及侨法知识,并由卡通形象“WordPanda法律熊猫”担任宣传大使,打造数字化法治宣传新路径。二是线下拓展侨法宣传渠道。结合“3·5学雷锋”“3·8妇女节”等节日契机,在远香文化源、各村、片区的便民集市活动中增添“侨”元素,设摊开展“法治护航 行稳致远”线下侨界法治宣传活动,受众面超1万余人,通过线下小游戏、趣味挑战赛,让侨法宣传更接地气、更聚人气。
“阵地+联动”同频共振,提高普法“温度”
一是深入阵地,提升为侨服务实效。各村、片区、园区依托邻里中心、侨之家等载体,将侨法知识融入日常中去,通过“侨法”剪纸展、侨界人士非遗体验活动等多渠道、多形式的普法活动,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社区居民宣传侨法,增进群众对侨法的理解。截至3月底,共开展专题讲座45次,特色活动8次、侨界志愿活动20次。二是通过联动,凝聚侨界人士合力。联合马陆镇司法所、马陆镇彭赵村民委员会、上海市中天信律师事务所开展“法治护航聚侨心 共筑发展新篇章”走进侨企活动,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为侨商侨企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同时,马东园区联合镇商会组织开展“访侨企、助发展”走访活动,了解侨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回应侨企诉求。
马陆镇将继续坚持“以侨为本、为侨服务” 的宗旨,不断延伸拓展线上线下侨法宣传的渠道,深化侨法宣传实效,更好地依法护侨、为侨服务,用心用情提升侨界人士幸福感,营造学侨法、护侨益、聚侨力、暖侨心”的良好氛围。
江桥镇
本集视频江小桥通过一个案例,为大家科普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这两部法规的重点内容。
徐行镇
为加大侨法宣传力度,维护侨界合法权益,进一步推动侨法的学习宣传,充分发挥侨法宣传在依法护侨、凝聚侨力、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3月以来,徐行镇按照市、区侨联的相关工作要求,启动了以“法治护航 行稳致远”为主题的侨法宣传月系列活动。
「一、强化组织领导,将侨法宣传做深做实」
1.统筹部署,联组学习
徐行镇在党群季度例会、侨联工作例会上专题部署“侨界法治宣传月”相关工作,侨联委员、“侨之家”“新侨驿站”负责人发动头脑风暴、各抒己见,明确侨法宣传月任务。镇领导带头学习侨法知识,上门走访归侨侨眷,用实际行动凝聚侨心、维护侨益、为侨服务。
2.流动学习,服务新侨
针对园区新侨人士分散,小微企业众多的特点,在盛创科技园“新侨驿站”和科嘉示范园人才服务站安排流动学习车、设立“同心”学习角,放置《涉侨服务手册》《侨务法律法规汇编》等书籍,供新侨人士在碎片时间选读。
3.宣传矩阵,基层科普
通过“徐行之声”新媒体及“侨之家”宣传栏张贴“侨法宣传月”海报,邀请辖区内的华五学校小朋友共绘侨法板报,进一步增强依法护侨的社会认知度,使广大居民懂得要依法保护华侨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团结海内外侨胞侨眷,营造爱侨、护侨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创新实践,将侨法宣传做优做强」
1. 院地合作,侨呼我应
积极探索非遗文化赋能侨界普法的创新实践,在今年新揭牌的‘乡村非遗·侨之家’开展侨法宣传月主题活动,阵地也首次以‘非遗+法治’的形式面向辖区侨友,通过将传统草编技艺与现代法治理念相结合,让侨友们对法律的理解不再停留在条文上。
2. 新侨双创,枝繁叶茂
不断擦亮“侨聚我嘉”品牌,在安新路开展新侨人士故乡植树行主题活动,着力展现侨青扎根嘉定的故乡之情,厚植新侨双创人才沃土,展现侨界人才枝繁叶茂的美好愿景。寓意新侨青年像亲手种下的树苗一样,深深扎根嘉定徐行这片故土,与徐行共同成长、相互成就。
3. 主题班会,源头普法
联合华东师范大学第五附属学校开展“侨法主题班会”,通过多元形式深化法治宣传效果,持续营造侨界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为构建和谐侨界、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统战力量。
「三、突出基层阵地,将侨法宣传做精做细」
1.春风徐来,携手同行
徐行各社区组织开展为侨服务便民活动,团结更多社区侨界人士到“侨之家”大家庭中。志愿者现场向归侨侨眷发放宣传资料,提高广大归侨侨眷和群众对涉侨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增强了依法维护侨益的社会共识,积极营造“知侨、爱侨、护侨”的良好氛围。
2.专题宣讲,学深悟透
发挥“客堂汇”和“侨之家”社区统战阵地优势,邀请专职律师和法治宣讲员开展“侨法同行”宣讲活动,为居民普及涉侨法规相关知识,全力扩大惠侨法律法规的受众,激发学习兴趣。
3.以心聚侨,增进交流
结合三八妇女节,镇侨联及各社区组织女性归侨侨眷,开展手作体验,丰富辖区归侨侨眷的文化生活,提升素质涵养,增进感情交融,充分展现了归侨侨眷乐观健康的精神风貌。
接下来,徐行镇将进一步延伸和拓展线上或线下侨法宣传的渠道和途径,将侨法宣传做深做细做实,深入到社区、深入到侨界人士身边,更好地依法护侨、为侨服务。
外冈镇
为深入贯彻落实侨务政策法规,增强侨界法治观念,3月以来,外冈镇以“凝聚侨心侨力·法治护航发展”为主题,通过“五个聚焦”创新开展侨界法治宣传月系列活动,构建起多元共治、全民参与的侨法宣传格局。期间,共计举行20余场宣讲报告会,发放900余份宣传资料,开展20余次侨界志愿服务,引导100余名侨界志愿者参与,惠及1000余人。
一、聚焦“队伍赋能”,提升侨务工作水平
外冈镇统战部门、镇侨联积极组织开展涉侨法规文件专题学习。邀请律师开展《聚焦涉外法治建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专题讲座,通过学习不断提升侨联班子的业务能力和法治观念,同时提升为侨服务的观念意识和履职能力。基层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带头领学涉侨法规政策,为基层侨务干部指明学习方向。在学习交流会上,各基层干部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踊跃分享学习体会,深入畅谈学习感想,为更好落实侨务工作、服务侨胞提供新思路。
二、聚焦“多维宣传”,构建全域普法矩阵
坚持“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全面拓宽侨法宣传的覆盖面。线上,依托“外冈在线”公众号,推出6期涉侨法律知识问答。借助微信、QQ群等平台,精准推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上海市华侨权益保护条例》等重要法规,以图解、案例等形式进行深入解读,提升内容可读性。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产业园区、村居等重点区域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手册,向各界人士广泛宣传侨法知识,提升侨务政策的知晓率。此外,组织社区志愿者深入商圈、小区广场开展政策答疑,设置趣味问答环节,营造“知侨法、护侨益”的浓厚氛围。
三、聚焦“护企惠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外冈镇针对侨企实际需求,定制“法治服务包”,助力企业发展。联合镇司法所,邀请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开展宣讲活动,围绕《知侨法 护侨益》等主题,为侨眷和群众答疑解惑,帮助他们明晰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切实保护其合法权益。设立“侨企法律服务日”,组织专业律师团队为侨资企业提供线上法律咨询服务,协助解决知识产权保护、劳资纠纷等实际问题。在经济城举办“共话未来”企业沙龙,“法治护‘侨’、助‘企’启航”法治服务进企业等活动,为侨企 “走出去”“引进来” 提供全方位的法治保障。
四、聚焦“联学共建”,凝聚协同共治合力
外冈镇举办“侨法护侨同心连‘侨见冈湾’笃行远”主题活动。成立“侨界法律明白人志愿服务队”。通过微分享《侨瞧这些年》,回顾侨务工作的过往,总结经验,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创编评弹《弹词“侨”话》,用传统曲艺讲述新时代侨务工作。举办外冈镇“侨见冈湾”摄影作品展及外冈镇“陶韵侨心 法治同行”侨界人士艺术作品展,为侨界人士提供展示平台,在艺术创作与欣赏中强化法治意识,营造浓厚的爱侨护侨氛围。
五、聚焦“暖心服务”,提升为侨服务质效
外冈镇扎实推进“侨眷关爱行动”,组织侨界志愿者深入侨胞家庭开展走访慰问。交流过程中,志愿者认真倾听侨胞心声,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积极解决侨眷生活中的“急难愁盼” 问题,让侨胞感受到温暖与关怀。举办10余场“巧手串珠”、插花、“影”入人心,“侨”见初心——观影活动等形式,进一步丰富侨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侨胞之间的互动交流。整合各方资源,为辖区内侨眷和居民提供多样化服务。累计开展免费理发、血压测量、健康咨询等惠民服务200余人次,切实提升了侨眷和居民的幸福感 。
外冈镇将以“三个融合”为抓手,持续深化“侨见冈湾”品牌建设。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通过精准普法,不断增强侨胞获得感;以融合为抓手,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服务合力;以创新为驱动,运用多元载体,提升宣传实效,推动侨务工作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侨界力量。
新成路街道
上期,唐僧师徒四人化身权益讲解大师,助力大家拿下身份认证、房屋保障、医疗报销的 “权益法宝”。
这期,干货再度来袭,带你轻松解锁来沪定居、创业投资以及子女教育方面的 “权益秘籍”!
壹、来沪定居——八戒的“落户宝典”
华侨回国来沪定居
适用范围
1、原为本市常住户口居民从本市注销户口再出国定居的华侨;
2、出生在国外并且配偶或者父、母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华侨。
申请条件
1、申请人最后一次入境日期至申请前已在国内连续居住满2个月,或者申请前一年内在国内累计居住满4个月;
2、申请人在本市有稳定生活保障和合法固定住所,包括:
(1) 申请人在本市有住房;
(2) 申请人的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或兄弟姐妹在本市有住房或者具有本市常住户口,并且拟定居地房产权利人同意接纳落户的(申请人有多个可投靠地址,以实际居住地为主);
3、该申请经本市拟定居地公安户籍管理部门审核,符合本市户籍管理的规定。
贰、创业投资——悟空的“筋斗云”绿色通道
华侨办理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身份认定
适用范围
在本市申请办理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的华侨。
申请材料
1、《华侨身份认定申请表》;
2、申请人所持的中国护照;
3、申请人在国外定居证明及翻译件;
4、本市出入境管理部门出具的出入境记录;
5、受理部门认为确有必要出具的其他证明。
叁、子女教育——沙僧的“升学锦囊”
华侨、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照顾再生育身份认定
适用范围
1、夫妻一方为华侨,国内无子女或仅有一子女;
2、夫妻双方均为归侨且回国定居不满6年,并已生育一个子女且该子女已回国定居;
3、夫妻一方为归侨,回国定居时己怀孕;
4、夫妻一方为归侨或华侨、归侨子女,其所生子女已在国外定居,国内无子女。
Q:如何办理本市“三侨生”中考、高考升学照顾身份认定?
侨法如伞,护你沪上无忧!无论是落户、创业,还是子女升学,祖国始终是你最坚实的后盾!让法律有趣,让权益有形!
嘉定工业区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依法护侨工作,嘉定工业区紧扣“法治护航 行稳致远”主题,以“侨心汇聚・法治护航”为主线,精心组织开展“侨界法治宣传月”系列主题活动。活动以“学侨法・润心”“护侨益・领航”“暖侨心・联动”“汇侨智・聚能” 四大项目为核心,创新打造“法治+文化+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格局,通过普法教育、平台建设、特色活动、志愿服务四大维度,打造沉浸式法治宣传新范式,为侨界群众提供全方位关怀服务。
学侨法:构建“云端+线下”双轨普法体系
嘉定工业区融合“云端+线下”双轨体系,全域覆盖法治宣传教育。线上依托“嘉定工业区”微信公众号推出“同心说”侨界法治宣传月系列推文,以图文并茂、问答互动的形式增强传播力,累计覆盖受众超5000人次,实现侨法知识“随时学、随地学”。线下深入社区、企业、园区等阵地,悬挂法治横幅50余幅,张贴海报200余张,发放《侨界法治宣传月服务手册》5000余册,并设置侨法宣传、法律咨询、非遗体验等互动摊位,通过“线上精准推送+线下场景渗透”的深度融合,推动侨法宣传入脑入心。
护侨益:打造“法律+服务”双效护航机制
嘉定工业区聚焦侨界需求,打造“法律+服务”双效护航机制。于“莓丽乐园”设立侨法服务角,开展法律咨询和知识问答服务,同时特邀嘉定区侨界法律顾问张家驷律师举办“法治护航发展,守护侨胞权益”普法三分钟脱口秀演讲,以新颖的形式结合典型案例解析涉侨法律实务,为侨胞提供专业化指导。针对侨企合规经营、知识产权等热点问题,邀请区归联会多位律师深入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等园区开展“芯无界 法同行”融合型服务,切实助力侨企健康发展。
暖侨心:推动“非遗+文化”双向持续赋能
为强化法治文化认同,活动创新推进“非遗+文化”融合宣传。举办“侨韵嘉园”文化沙龙,将法治元素融入书画创作、传统手工艺体验,以文化共鸣深化法治认同;开展“植绿绘景 侨法润心”文明实践行动,将法治宣传融入植树护绿公益服务;在“榴”光溢彩·汇赏桃溪文化传承基地,将非遗技艺体验与侨法知识问答相结合,使群众在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提升法治意识。联合多部门打造法治文化体验场景,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递法治温度,进一步增强侨界归属感。
汇侨智:搭建“创新+合作”双轮驱动平台
围绕侨企需求与侨胞关切,嘉定工业区积极搭建“创新+合作”双轮驱动平台。组建专家智库,深入上海嘉北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园等园区企业,依托嘉定工业区新侨驿站等阵地开展“同心筑梦 侨法护航”送法进园区活动,针对侨企发展痛点提供精准指导,深入产业园区开展合规经营、政策解读等组团式服务,凝聚侨界智慧力量共谋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嘉定工业区的侨界人士积极赴上海市君和律师事务所开展侨法研学参访活动,进一步拓宽交流平台,深化侨界与法律界的联系与合作。在建立“需求调研-服务对接-成效反馈”融合型闭环服务机制的同时,持续激发侨界创新活力。
本次法治宣传月活动通过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有效提升了侨界群众的法治意识与获得感,构建了侨务法治服务新生态。下一步,嘉定工业区将持续深化侨务工作品牌建设,完善涉侨服务长效机制,以法治力量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侨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