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定区民族和宗教事务办公室2024年度行政许可... 2025-02-27
- 区委统战部召开党纪学习教育部署会 2024-05-08
- 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推动各领域统战工作取得... 2024-04-25
- 嘉定区召开2023年度基层统战工作会议 2023-12-18
微信公众号

台企积极自救解困吸睛——新华社等多家主流媒体齐聚嘉定乔山
2020年4月16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新社、解放日报、文汇报、联合时报、香港商报等主流媒体记者22人,在市台办新闻处的牵头下,齐聚我区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就企业在全球疫情蔓延的情况下如何自救解困开展实地采访活动。
活动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处处长顾祖华介绍了上海市台资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
嘉定区台办主任倪琴从嘉定区积极应对、精准施策、严格措施、纾困解难等方面,向媒体介绍了嘉定区帮助企业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的相关情况。
公司总经理李永楷就企业如期复工复产、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实现产品转型应对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就记者关心的企业复产、如何紧急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和保证海外市场供应、拓展国内市场等实际问题作了详细的解答。李永楷表示,疫情之下,企业能够“危”中寻机,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关心。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有序复工,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地积极复产。
记者们参观了乔山智能化生产流水线和产品展示馆,还饶有兴致地体验了应对市场变化而加大投入生产的家用型健身器材。
延伸阅读:
1、台企“乔山”复工故事:“危”中寻“机”
新华社上海4月16日电(记者潘清 许晓青)
“本以为新冠肺炎疫情会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冲击,没想到近期销量逆势大幅上扬。眼下员工们已开始加班赶订单。”谈及复工,台企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楷连呼“意外”。1975年创立于台湾的乔山健康科技集团,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健身器材制造企业,也是海内外众多知名健身俱乐部的指定供应商。作为集团在大陆的生产基地之一,坐落于上海嘉定工业区的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九成订单来自海外。
疫情不期而至,乔山上海公司推迟了春节假期后的复工复产,2月12日开始逐步复工。
作为上海公司的“当家人”,李永楷难免为企业前景担忧:一方面,疫情蔓延、海外商业健身俱乐部相继关停,导致公司商用类高端产品海外订单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产能放缓,企业库存量明显减少。是全力复产,还是减产甚至停产?两难之际,一个信息引起了公司管理层的注意。海外疫情扩散令许多健身爱好者被迫宅家,公司生产的两款家用型电动跑步机在美国电商平台“亚马逊”上的销量两周之内上升了四倍。这让嗅觉敏锐的乔山上海公司从中找到了“自救”之路。公司迅速调整策略,生产线产能由商用向家用转移的同时,研发中心全力开发新的产品和内容。
“转型”效果立竿见影。近期公司产品在电商平台持续热销,单日销量甚至远远超出“黑色星期五”等大型促销活动期间水平。“全年的工作计划已经排满了。”研发中心总工程师林志彦表示,目前中心正专注于私人教练等视频节目的录制,以及穿戴式设备动作传感器部件的开发。眼下由“乔山”自主研发的一款集社交、健身、商城等功能的手机软件已经进入内测阶段,未来一些配套健身器材和可穿戴设备也将陆续上线。
李永楷透露,在嘉定区政府的指导支持下,乔山上海公司已基本“全员复工”。嘉定工业区良好的政策环境,也为公司生产和外贸提供了诸多便利。“依托产能恢复和新产品研发创新,公司业绩有望在下半年实现‘复苏’。”李永楷说。“乔山”的复工故事无疑是一个缩影——在上海,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正在政府相关部门支持下,直面疫情挑战、“危”中寻“机”,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绝境求生。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的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上海台企整体复工率和员工到岗率分别达到92.7%和89%。其中,制造业企业已基本复工,生产型服务业企业和生活型服务业企业的复工率也分别达到了九成和七成。
2、在沪台企积极自救脱困 主动求变应对疫情挑战
中国新闻网(周卓傲缪璐)
一边是企业复工后的全力复产,一边是海外商用订单项目的暂缓或取消,台资企业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楷16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也许是公司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遇到最大的难题。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和海外交错暴发,导致很多外贸企业不得不面临这样的问题:2月,企业虽有海外订单,但因产线停滞或还在恢复过程中,有订单也接不了;到了3月,国内绝大部分地区的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复工复产率较高,产线也恢复了,但国外疫情大面积暴发,海外订单锐减。
李永楷表示,公司有一套预估订单机制,会提前生产部分产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有订单也接不了的情况,“但是产品订单锐减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没有办法解决。”商用类高端产品的需求量下滑无法阻止,但在美国“亚马逊”电商平台上,乔山公司的两款家用型电动跑步机在两周之内销售上升了将近4倍,这也让乔山公司在困境中看到了新的发展契机。“我们对家用健身市场是乐观的,因为大家宅在家里就需要运动。”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业务总监孙其安表示,疫情期间家用健身器材的需求明显上升,乔山公司也快速反应在运营上,把生产人员与生产计划进行了调整。“通过及时改变市场策略,让我们在绝境中找到了自救的方法。”李永楷说。三月份乔山公司在商用领域销量减少了80%,但在家用健身器材销售上增长近100%,整体加权平均之后,三月的销售收入达到了去年的80%。
李永楷表示,乔山公司的自救脱困也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帮助,“多亏了政府的指导,让公司知道了如何阶段性的复产程序,以及如何去做防御防控的一些相关工作。”据了解,这些抗疫经验还被整理翻译成英文,通过文件、电话会议等形式发向海外的其他工厂和办公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全力帮助嘉定区企业安全、平稳、有序地开展生产经营。”嘉定区台办主任倪琴表示,在各方努力下,截至目前嘉定区的工业制造类企业和服务商贸类企业的复工率分别是98.9%和97%,基本做到了是应复尽复,台资企业复工率也达到了95%。(完)
3、全球疫情大暴发,这家企业的跑步机为何成为亚马逊平台销量冠军?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洪俊杰
市台办介绍,截至目前,在沪台企整体复工率为92.7%,员工到岗率为89%。其中制造业企业基本复工,生产型服务业企业复工率约为90%,生活型服务业企业复工率为70%。海外订单占全年生产计划九成以上,愈发严重的全球疫情几乎让这些订单都落了空,位于嘉定工业区的台资企业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面临这样的困局。
乔山公司主营运动健身及复健医疗器材的研发、生产及营销,是国内外不少健身俱乐部的器材指定供应商。在政府的支持下,企业自2月12日开始复工,目前已有1805人复工,复工率达到95%,回到正常水平。一面是企业全力复工复产,一面是海外商用订单项目或是暂缓,或是取消。两难选择摆在公司面前——要不要继续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生产?如果停产,会面临每月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公司遇到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难题。
脱困路在何方?这时公司注意到,在美国亚马逊电商平台上,两周内公司的两款家用型电动跑步机销量上升近4倍,升至亚马逊跑步机排行榜第一名。原来,由于国内外疫情发展存在错峰情况,当中国企业复工复产时,国外正处于抗疫关键期。老外“闷”在家中,供健身房使用的高端产品需求量自然下降,但家用类产品需求迅速上升。
这让乔山公司看到新的契机。“加大家用类产品研发,打开新的市场。”业务总监孙其安介绍,目前公司已经把80%的商用产能调给家用产能。研发中心的工程师也夜以继日开发新的内容产品,吸引更多的用户。研发中心总工程师林志彦已将全年计划排得满满当当,他告诉记者:“接下来,我们会专注内容制作,开发出一些适合家用的穿戴式动作传感器部件。用户在运动时仿佛有专业教练在边上指导,运动起来有种互动感觉,能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
目前由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集社交、健身、商城等功能的APP软件已经进入内测阶段。未来,一些配套的健身器材和可穿戴设备也会陆续上线。企业负责人很有信心,通过家用新产品的研发创新,将带动公司业绩在第三或第四季度“复苏”。市台办介绍,截至目前,在沪台企整体复工率为92.7%,员工到岗率为89%。其中制造业企业基本复工,生产型服务业企业复工率约为90%,生活型服务业企业复工率为70%。
4、疫情期间健身器材卖不出去,这家台资企业转变生产思路,完成漂亮的“自救”
文汇报 占悦
在嘉定工业园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组装着家用跑步机——这是台资企业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近段时间的“热销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健身房、体育器材门店接连关闭,乔山公司总经理李永楷担心危机重重。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重视线上销售、促进企业转型,乔山公司化危为机、度过难关。
借助“云运动”趋势,着重生产家用健身器材
作为全球知名的健身器材生产制造厂商,以外贸业务为主的乔山公司是众多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器材的指定供应商。不过,今年年初该公司却面临不小的难题。彼时,疫情在国内爆发,位于嘉定工业区的工厂不得不推迟复工复产。工人没法全部到岗,可海外订单却没有减少。“如果暂缓或者取消海外订单,那么可能面临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这是我们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最大的难题。”据李永楷介绍,公司与客户进行沟通,先将库存器材发出,前后将约200个货架送到位于国外的子公司。原本,位于出口加工区的企业仓库内,置放高端商用健身器材的货架还是满仓状态,近期已经明显减少。存货量解决了乔山公司早期的难题,可更多的问题随之而来。随着疫情在海外蔓延,乔山公司海外订单中商用类高端产品业绩下滑了40%左右。
好在乔山公司未雨绸缪,根据中国市场的趋势做出了改变。2月初,所有人都在家中隔离,健身房暂未开门。为了保持身体健康,“云运动”成为潮流,人们在家中跑步、做操、健身,家用健身器材的订单逐渐增多。“我们应该将重点朝着家用跑步机倾斜。”2月下旬,乔山公司将生产主力从商用器材慢慢调整为家用器材,所有的工人都在加班加点。原本商用器材的产能占据工厂总体的80%,调整后仅占20%。
在此基础上,乔山公司展开了一场“自救”,订购家用器材的海外订单接踵而至,仅3月数据相较于去年增长了100%。“昨天(15日)我们在欧美的销售情况差不多为250万美元,这几乎是去年黑色星期五的四倍。”
线上线下联动,未来有虚拟教练督促健身
对于乔山公司来说,正处于转变策略的阶段。李永楷表示,原本公司已经拥有成熟的线下销售模式,通过向线上倾斜,跑出销售“加速度”。在海外,乔山公司的产品主要通过亚马逊及相关运动产品平台进行销售。近期,两款家用型电动跑步机在两周之内销售上升了近4倍,一举蹿升到亚马逊跑步机排行榜的第一名。而在国内,乔山公司入驻天猫、苏宁、京东等电商平台,并且相应推出优惠。今天凌晨,乔山天猫旗舰店开启“乔山特卖节”活动,拉动线上消费。为了吸引关注,乔山公司开展线上直播。在天猫平台,健身教练用着乔山健身器材,与线上消费者分享运动知识。目前,乔山公司已经推出了7场线上直播。“通过健身科普,也能让消费者关注品牌。”市场部经理谭筠如是说。
随着运动场景改变,“云运动”面临“监督难题”,即需要动作指导,又需要坚持动力。李永楷透露,乔山即将上线一款全新智能产品,用户只需对着镜子做运动,便能从镜子投影中获得虚拟教练的指导。与此同时,一款集社交、健身、商城等功能的APP软件已经进入内测阶段。研发中心总工程师林志彦表示:“这些内容不仅能吸引用户,还能增添互动感,不会枯燥乏味,也可达到更为有效的运动效果。”
5、调整产能、加大研发,这家企业复工率达到95%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
2月份海外需求旺盛但上海的工厂却因疫情面临复工压力,3月份工厂逐渐恢复产能了海外市场又因疫情而受到重创……过去两个月,对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来说,着实面临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企业发展危机。但面对各种不利因素,企业却不断在困境中寻求新的突破,目前已实现95%的复工率。这是怎么做到的?
位于嘉定工业区的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是全球知名的健身器材生产制造厂商,主营运动健身及复健医疗器材的研发、生产及营销,在业界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健身器材公司,是海内外众多知名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器材的指定供应商,海外订单占全年生产计划的九成以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打乱了乔山公司的生产正常节奏,特别是近期全球疫情呈现加速蔓延的态势,原本以外贸业务为主的企业更是面临着海外市场商用订单需求下降的现实。
“这次疫情对我们的影响非常严重。”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楷介绍说,2月初,国内疫情形势非常严峻,当时企业对复工复产比较担心。“我们有70%的员工是外地的,当时很多员工没办法回来。”李永楷说,危急时刻,各级政府部门给了企业很多指导,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自2月12日在嘉定区政府的指导支持下复工以来,目前,乔山公司已有1805人复工,复工率95%,已回到正常水平。上海工厂逐渐复工复产了,还没来得及松口气,新的困难又来了——全球疫情的爆发致使市场需求突变,公司海外订单的商用类高端产品业绩下滑了40%左右。面对困境,乔山公司只能积极寻求“脱困”之路。他们发现,在美国“亚马逊”电商平台上,公司的两款家用型电动跑步机在两周内销售上升了将近4倍,一举蹿升到“亚马逊”跑步机排行榜的第1名。这让企业认识到,由于国内与国外疫情的错峰,当中国境内企业复工复产时,国外正处于抗疫高峰,商用类高端产品的需求量下滑,但家用类产品的需求在上升。于是,乔山公司立即对产能进行调整,将80%的商用产能调整给了家用产能。
目前,乔山公司位于嘉定朱桥的生产线上,生产主力正在由商用器材慢慢调整到家用器材。同时,企业还加大产品研发,打开新的市场蓝海。“我们对家用健身市场是乐观的,因为大家宅在家里就需要运动。”业务总监孙其安说,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由于疫情关系人们无法去健身俱乐部,因此对家用健身器材的需求明显上升,达到近300%至400%的增长。“就此,我们也快速反应在运营上,把我们的生产人员与生产计划进行了调整。”目前,“乔山”研发中心的工程师们正日夜兼程,全力开发全新的内容产品,通过内容的引流,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吸引到更多的用户。企业每年也将持续投入5000余万元用于科技研发,将通过新产品的研发创新,带动企业业绩在第3季度或第4季度的“复苏”。此外,由“乔山”自主研发的一款集社交、健身、商城等功能的APP软件已经进入内测阶段。未来,一些配套的健身器材和可穿戴设备也将会陆续上线。
记者获悉,截至目前,在沪台企整体复工率为92.7%,员工到岗率为89%。其中,制造业企业基本复工,生产型服务业企业复工率约为90%,生活型服务业企业复工率约为70%。
6、在困境中寻求新突破一一大陆媒体探访台资企业乔山健身器材(上海)公司
华广网4月16日上海讯(特约记者玉龙)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打乱了企业生产的正常节奏,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着各种难题。特别是近期全球疫情呈现加速蔓延的态势,原本以外贸业务为主的企业更是面临着海外市场商用订单需求下降的现实和企业发展的危机。位于嘉定工业区的台资企业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就面临这样的困局。
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健身器材生产制造厂商,自创建以来,即以健康、价值、共享的理念,专注于健康科技事业发展,主营运动健身及复健医疗器材的研发、生产及营销,在业界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健身器材公司。是海内外众多知名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器材的指定供应商,海外订单占全年生产计划的九成以上。在疫情防控期间,嘉定区政府为鼓励和扶持企业的迅速复工复产,配合市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积极支持工业区的企业用多种方式自救脱困,补发展短板、调经营策略,适应新形势、开拓新市场。2月12日,公司在嘉定区政府的指导支持下逐步复工,到目前已有1805人复工,复工率95%,已回到正常水平。
在困境中寻求新的突破。一边是企业复工后的全力复产,一边是海外商业健身俱乐部业务的全面关停。海外商用订单项目或是暂缓,或是取消,是否继续按计划投入大量资源去生产?如果停产,又会面临每月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两难的境地让该公司就遇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难题。
位于出口加工区的企业仓库内,置放高端商用健身器材的货架原本应该是满仓的状态,但目前受疫情影响,产能开始逐步放缓,货架上的库存量明显减少。全球疫情的爆发导致的突变市场需求,导致乔山公司在海外订单的商用类高端产品业绩下滑了40%左右。“脱困”之路在何方?这时,公司发现在美国“亚马逊”电商平台上,乔山公司的两款家用型电动跑步机在两周之内销售上升了将近4倍,一举蹿升到“亚马逊”跑步机排行榜的第1名。公司认识到,由于国内与国外疫情的错峰,当中国境内企业复工复产时,国外正处于抗疫高峰,商用类高端产品的需求量下滑,但家用类产品的需求在上升。必须及时改变市场策略在绝境中找到了“自救”的方式。这让困境中的乔山公司看到了新的发展契机。
加大产品研发,打开新的市场蓝海。“那我们对家用健身市场是乐观的,因为大家宅在家里就需要运动。”业务总监孙其安说,“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由于疫情的关系人们无法去健身俱乐部,因此在家用健身器材的需求上就明显上升,将近达到300%至400%的增长。就此我们也快速反应在运营上,把我们的生产人员与生产计划进行了调整。”
目前,在位于嘉定的公司生产线上,生产主力正在由商用器材慢慢调整到家用器材的生产。“乔山”研发中心的工程师们正日夜兼程,全力开发全新的内容产品,通过内容的引流,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吸引到更多的用户。企业每年也将持续投入5000余万元用于科技研发,将通过新产品的研发创新,带动企业业绩在第3季度或第4季度的“复苏”。
研发中心总工程师林志彦已经将全年计划安排的满满当当,他表示:“接下来,我们会专注在内容的制作。类似直播,私人教练视频节目的录制,开发一些穿戴式动作传感器部件。让用户可以在运动时有一个专业教练指引正确的动作。然后,同时又有这些内容的吸引,让用户运动起来能有互动的感觉,不会枯燥乏味,也达到更为有效的运动效果。”
目前由“乔山”自主研发的一款集社交、健身、商城等功能的APP软件已经进入内测阶段。未来,一些配套的健身器材和可穿戴设备也将会陆续上线。
全球疫情形势严峻的形势之下,恰恰是企业检验和调整自己战略布局的最佳时间。对于外贸企业而言,面对目前这样的极端国际经济环境,企业需要有“自我革新”、“绝境求生”的决心和勇气,抓住机遇,迎接更大的挑战。
7、上海企業直面疫情危機覓商機
記者 謝香雪 日期:2020-04-16 香港經濟導報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打亂了企業生產的正常節奏,在復工復產的過程中,企業面臨著各種難題。特別是近期全球疫情呈現加速蔓延的態勢,原本以外貿業務為主的企業更是面臨著海外市場商用訂單需求下降的現實和企業發展的危機。位於上海市嘉定工業區的臺資企業喬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就面臨這樣的困局。
喬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作為全球知名的健身器材生產制造廠商,自創建以來,即以健康、價值、共享的理念,專註於健康科技事業發展,主營運動健身及復健醫療器材的研發、生產及營銷,在業界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大健身器材公司。是海內外眾多知名商業健身俱樂部健身器材的指定供應商,海外訂單佔全年生產計劃的九成以上。在疫情防控期間,上海市嘉定區政府為鼓勵和扶持企業的迅速復工復產,配合上海市政府的相關扶持政策,及時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舉措,積極支持工業區的企業用多種方式自救脫困,補發展短板、調經營策略,適應新形勢、開拓新市場。2月12日,公司在嘉定區政府的指導支持下逐步復工,到目前已有1805人復工,復工率95%,已回到正常水平。
但是面對全球疫情的爆發,一邊是企業復工後的全力復產,一邊是海外商業健身俱樂部業務的全面關停。海外商用訂單項目或是暫緩,或是取消,是否繼續按計劃投入大量資源去生產?如果停產,又會面臨每月數以億計的經濟損失。兩難的境地讓該公司遇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難題。
位於出口加工區的企業倉庫內,置放高端商用健身器材的貨架原本應該是滿倉的狀態,但目前受疫情影響,產能開始逐步放緩,貨架上的庫存量明顯減少。全球疫情的爆發導致市場需求突變,喬山公司在海外訂單的商用類高端產品業績下滑了40%左右。“脫困”之路在何方?這時,公司發現在美國“亞馬遜”電商平臺上,喬山公司的兩款家用型電動跑步機在兩周之內銷售上升了將近4倍,一舉躥升到“亞馬遜”跑步機排行榜的第1名。公司認識到,由於國內與國外疫情的錯峰,當中國境內企業復工復產時,國外正處於抗疫高峰,商用類高端產品的需求量下滑,但家用類產品的需求在上升,這讓困境中的喬山公司看到了新的發展契機。
針對新的客戶需求,喬山公司決定加大產品研發,打開新的市場藍海。喬山公司業務總監孫其安表示,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由於疫情的關系人們無法去健身俱樂部,因此在家用健身器材上的需求就明顯上升,已有300%至400%的增長。就此喬山公司也快速反應在運營上,把生產人員與生產計劃進行了相應調整。
目前,在位於嘉定的公司生產線上,生產主力正在由商用器材慢慢調整到家用器材的生產。“喬山”研發中心的工程師們正日以繼夜,全力開發全新的內容產品,通過內容的引流,來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吸引到更多的用戶。企業每年也將持續投入5000余萬元用於科技研發,將通過新產品的研發創新,帶動企業業績在第3季度或第4季度的“復蘇”。
研發中心總工程師林志彥已經將全年計劃安排的滿滿當當,他表示,接下來,公司研發中心會專註在內容的制作。類似直播,私人教練視頻節目的錄制,開發一些穿戴式動作傳感器部件。讓用戶可以在運動時有一個專業教練指引正確的動作。讓用戶運動起來能有互動的感覺,不會枯燥乏味,也達到更為有效的運動效果。
目前由“喬山”自主研發的一款集社交、健身、商城等功能的APP軟件已經進入內測階段。未來,一些配套的健身器材和可穿戴設備也將會陸續上線。
全球疫情嚴峻的形勢之下,恰恰是企業檢驗和調整自己戰略布局的最佳時間。對於外貿企業而言,面對目前這樣的極端國際經濟環境,企業需要有“自我革新”、“絕境求生”的決心和勇氣,抓住機遇,迎接更大的挑戰。
8、滬台企復工率逾九成 喬山誇大陸扶持政策給力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宋健 報導:
眼下,復工復產已成為大陸提振經濟的主旋律,各類鼓勵和扶持政策相繼出台。上海台資企業喬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永楷坦承,儘管現時海外商用市場訂單下降等諸多困難令其黑髮變白髮,好在當地政府積極引導復工復產,讓企業重拾信心。李永楷表示,作為全球知名的健身器材生產製造廠商,其成熟運營網絡已廣布世界各地,疫情之下,大陸工廠相比海外復工率較高。他讚揚政府在疫情管控和政策舉措相當給力,並預測今年第三或第四季度,健身器材市場會有「報復性反彈」。
位於嘉定工業區喬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主營運動健身及復健醫療器材的研發、生產及營銷,在業界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大健身器材公司,其海外訂單佔全年生產計劃的九成以上。在疫情防控期間,嘉定區政府為鼓勵和扶持企業的迅速復工復產,配合上海的相關扶持政策,及時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舉措。3月16日,喬山公司已有1805人復工,復工率為95%,已回到正常水平。
據悉,一邊是企業復工後的全力復產,另一邊是海外商業健身俱樂部業務的全面關停。位於出口加工區的企業倉庫內,該公司置放高端商用健身器材的貨架原本應該是滿倉的狀態,但目前受疫情影響,產能開始逐步放緩,貨架上的庫存量明顯減少。全球疫情爆發導致市場需求突變,喬山公司在海外的商用類高端產品訂單下滑了40%左右。此時,公司發現在美國「亞馬遜」電商平台上,其兩款家用型電動跑步機在兩周之內銷售上升了將近4倍,一舉躥升到「亞馬遜」跑步機排行榜的第一名。公司認識到,由於國內與國外疫情的錯峰,當中國境內企業復工復產時,國外正處於抗疫高峰,商用類高端產品的需求量下滑,但家用類產品的需求卻在上升。喬山業務總監孫其安表示,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因疫情關係人們無法去健身俱樂部,因此在家用健身器材的需求上就明顯上升,將近達到300%至400%的增長。就此,公司反應迅速,在運營上將生產人員與生產計劃進行了調整。
目前,在位於嘉定的公司生產線上,生產主力正在由商用器材慢慢調整到家用器材的生產。「喬山」研發中心的工程師們正日夜兼程,全力開發全新的內容產品,通過內容的引流,來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吸引到更多的用戶。企業每年亦將持續投入5000餘萬元用於科技研發,通過新品研發創新,帶動企業業績在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的「復蘇」。
記者從市台辦獲悉,截止目前,在滬台企整體復工率為92.7%,員工到崗率為89%。其中製造業企業基本復工,生產型服務業企業復工率約為90%,生活型服務業企業復工率為70%。
9、自我革新 绝境求生 上海台商台企积极复工复产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打乱了企业生产的正常节奏,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着各种难题。特别是近期全球疫情呈现加速蔓延的态势,原本以外贸业务为主的企业,更是面临着海外市场商用订单需求下降的现实和企业发展的危机。位于上海嘉定工业区的台资企业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就面临这样的困局。
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健身器材生产制造厂商,在业界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健身器材公司,海外订单占全年生产计划的九成以上。在疫情防控期间,嘉定区政府为鼓励和扶持企业的迅速复工复产,配合上海市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积极支持工业区的企业用多种方式自救脱困,补发展短板、调经营策略,适应新形势、开拓新市场。2月12日,公司在嘉定区政府的指导支持下逐步复工,到目前已有1805人复工,复工率95%,已回到正常水平。
在困境中寻求新的突破。一边是企业复工后的全力复产,一边是海外商业健身俱乐部业务的全面关停。海外商用订单项目或是暂缓,或是取消,是否继续按计划投入大量资源去生产?如果停产,又会面临每月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两难的境地让该公司就遇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难题。
位于出口加工区的企业仓库内,置放高端商用健身器材的货架原本应该是满仓的状态,但目前受疫情影响,产能开始逐步放缓,货架上的库存量明显减少。全球疫情的爆发导致的突变市场需求,导致乔山公司在海外订单的商用类高端产品业绩下滑了40%左右。“脱困”之路在何方?这时,公司发现在美国“亚马逊”电商平台上,乔山公司的两款家用型电动跑步机在两周之内销售上升了将近4倍,一举蹿升到“亚马逊”跑步机排行榜的第1名。公司认识到,由于国内与国外疫情的错峰,当中国境内企业复工复产时,国外正处于抗疫高峰,商用类高端产品的需求量下滑,但家用类产品的需求在上升。必须及时改变市场策略在绝境中找到了“自救”的方式。这让困境中的乔山公司看到了新的发展契机。
加大产品研发,打开新的市场蓝海。“那我们对家用健身市场是乐观的,因为大家宅在家里就需要运动。”业务总监孙其安说,“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由于疫情的关系人们无法去健身俱乐部,因此在家用健身器材的需求上就明显上升,将近达到300%至400%的增长。就此我们也快速反应在运营上,把我们的生产人员与生产计划进行了调整。”
目前,在位于嘉定的公司生产线上,生产主力正在由商用器材慢慢调整到家用器材的生产。“乔山”研发中心的工程师们正日夜兼程,全力开发全新的内容产品,通过内容的引流,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吸引到更多的用户。企业每年也将持续投入5000余万元用于科技研发,将通过新产品的研发创新,带动企业业绩在第3季度或第4季度的“复苏”。
研发中心总工程师林志彦已经将全年计划安排的满满当当,他表示:“接下来,我们会专注在内容的制作。类似直播,私人教练视频节目的录制,开发一些穿戴式动作传感器部件。让用户可以在运动时有一个专业教练指引正确的动作。然后,同时又有这些内容的吸引,让用户运动起来能有互动的感觉,不会枯燥乏味,也达到更为有效的运动效果。”
全球疫情形势严峻的形势之下,恰恰是企业检验和调整自己战略布局的最佳时间。对于外贸企业而言,面对目前这样的极端国际经济环境,企业需要有“自我革新”、“绝境求生”的决心和勇气,抓住机遇,迎接更大的挑战。
(编辑:安乐)
10、Taiwan-invested companies up and running
上海日报Wang Yanlin 18:35 UTC+8, 2020-04-16
Coronavirus Disease Pandemic
Taiwan-invested companies up and runningWang Yanlin / SHINE
Johnson Health Tech (Shanghai) Co Ltd in Jiading District produces fitness products such as treadmills and elliptical machines.
Taiwan-invested companies in Shanghai are resuming production by following measures suggested by the city government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Johnson Health Tech (Shanghai) Co Ltd in Jiading District is back at normal capacity, with all of its 2,000 staff returning to work in stages since early February.
“We are among the first batch of companies that resumed work with the help of the government,” said Edward Lee, president of Johnson Health in Shanghai. The company produces fitness products such as treadmills and elliptical machines.
On February 12, the factory resumed production after receiving a permit from city authorities, with just 86 employees back at work on that day.
To ensure safety, the company prepared face masks, checked temperatures, offered hand sanitizer, and helped all employees with self-protection.
“We strictly follow government guidance in the fight against the virus, and the measures have helped us get through this testing time properly,” Lee said. Lee shared the measures taken in Shanghai with his colleagues in the US, Europe and the rest of Asia.
Sales of Johnson Health products dropped nearly 20 percent in March as the outbreak caused demand to drop from places such as fitness clubs and hotels. However, Lee is confident of the future as the demand for home-use machines is rising rapidly.
“We have seen sales of home-use products double in March, and because of such a trend, we will make more effort in the future on developing home-bound products,” Lee said.
According to official figures, more than 92.7 percent of Taiwan-funded companies in Shanghai have resumed business, with 89 percent of employees back at work. Almost all the manufacturing firms among them have resumed production.
Taiwan-invested companies up and runningWang Yanlin / SHINE
Taiwan-invested companies up and runningWang Yanlin / SHINE
Source: SHINE Editor: Wang Yanlin
11、“宅经济”催发沪上台企复工复产新动能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4月16日消息(记者 程娟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宅家里、不串门、不聚会”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民众的一些生活消费习惯的改变也带来了可观的商机。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依托的“宅经济”悄然兴起,为沪上台企复工复产按下了快进键,注入新活力。
位于上海嘉定区的台企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是全球知名的健身器材生产制造厂商,海外订单占全年生产计划的九成以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打乱了企业生产的正常节奏,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着各种难题。海外商业健身俱乐部业务的全面关停,海外商用订单项目是否继续按计划投入大量资源去生产,两难的境地让该公司就遇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难题。在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嘉定区政府为鼓励和扶持企业的迅速复工复产,配合上海市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积极支持工业区的企业用多种方式自救脱困,补发展短板、调经营策略,适应新形势、开拓新市场。2月12日,在嘉定区政府的指导下逐步复工,到目前已有1805人复工,复工率95%,已回到正常水平。
“疫情”催生了“宅经济”,带来体育产业线上线下融合,不仅加速了居家健身的需求爆发,同时也带动了健身器材的销量随之大幅增长。疫情下户外运动受限让包括健身板、折叠跑步机等各类居家健身器材热销,这也让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楷看到了公司发展新的契机。在美国“亚马逊”电商平台上,乔山公司的两款家用型电动跑步机在两周之内销售上升了将近4倍,一举蹿升到“亚马逊”跑步机排行榜的第1名。他敏锐观察到,由于国内与国外疫情的错峰,当企业复工复产时,国外正处于抗疫高峰,商用类高端产品的需求量下滑,但家用类产品的需求在上升,及时改变市场策略让公司在绝境中找到“自救”的方式。紧抓错峰宅消费热点,乔山公司加大产品研发,打开新的市场蓝海。“大家宅在家里需要运动,强健体魄。”业务总监孙其安说,“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体育锻炼给人带来的积极意义会得到更多认可,体育强民的概念会更加凸显。因此在家用健身器材的需求上就明显上升,将近达到300%至400%的增长。我们也快速反应在运营上,把生产人员与生产计划进行了调整。”
据悉,该公司生产主力正在由商用器材慢慢调整到家用器材的生产。“乔山”研发中心的工程师们正日夜兼程,全力开发全新的内容产品,通过内容的引流,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吸引到更多的用户。企业每年也将持续投入5000余万元用于科技研发,将通过新产品的研发创新,带动企业业绩在第3季度或第4季度的“复苏”。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楷表示,疫情结束后,消费的报复性反弹是可以预见的,除了继续做好线下产品,他们将研究这次疫情营造出的新机遇,比如线上产品的开发与突破,类似直播,私人教练视频节目的录制,开发一些穿戴式动作传感器部件,增强用户粘度和互动性,提升健身器材的使用效果。
沪上台企复工步伐还在不断增速中,截至目前,在沪台企整体复工率为92.7%,员工到岗率为89%。其中,制造业企业基本复工,生产型服务业企业复工率约为90%,生活型服务业企业复工率约为70%。
12、在沪台企主动破局,整体复工率达到92.7%
政协头条记者 潘良蕾
“整个3月,公司光家用型跑步机产品就有2000万元左右营收,比往年同期几乎翻了一番。” 谈及最近一段时间企业的效益,台企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楷,显得有些兴奋。
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着各种难题的情况下,“效益翻番”,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位于嘉定工业区的台资企业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乔山),却发挥优势、挖掘潜能、有效应变,及时突破商业困境,走出一条独有的成功之路。乔山位于嘉定出口加工区,2001年投资建厂,有员工近2000人,海外订单占全年生产计划的九成以上,是国内外众多知名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器材的指定供应商。
2月12日,公司逐步复工。进入3月以后,工厂生产线逐渐恢复正常。正当公司上下松了口气的时候,新的问题出现了——海外疫情蔓延,市场需求萎缩,乔山的海外商用类高端器材订单下滑了四成左右。一边是企业复工后开足马力全力复产,一边是海外商业健身俱乐部的陆续关停、市场疲软。未来的路,究竟应该怎么走?
正当乔山一筹莫展的时候,美国亚马逊电商平台上的一组数字,为乔山点燃了希望——两款家用电动跑步机最近的销量上升了近4倍,蹿升至亚马逊跑步机排行榜榜首。原来,健身房纷纷关停后,“闷”在家里出不去的老外又重新恢复了在家健身的习惯。这让乔山找到了“自救”的出路。
乔山将这个新的商机快速反应在运营上:第一时间对生产人员与生产计划进行了调整,将生产主力由商用器材调整到家用器材的生产。公司陆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同时,他们还全力开发全新的内容产品。目前,由乔山自主研发的一款集社交、健身、商城等功能的APP软件已经进入内测阶段。接下来,研发中心还会专注在内容的制作。类似直播,私人教练视频节目的录制,开发一些穿戴式动作传感器部件。让用户可以在运动时有一个专业教练指引正确的动作。
“在嘉定区政府的指导支持下,目前,乔山上海公司已基本‘全员复工’。嘉定工业区良好的政策环境,也为公司生产和外贸提供了诸多便利。”李永楷透露,“依托产能恢复和新产品研发创新,公司业绩有望在下半年实现全面‘复苏’。”
乔山,只是众多在沪台资企的一个缩影。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海台企整体复工率和员工到岗率分别达到92.7%和89%。其中,制造业企业已基本复工,生产型服务业企业和生活型服务业企业的复工率也分别达到了九成和七成。
13、全球疫情大暴发,这家企业的跑步机为何成为亚马逊平台销量冠军?
东方网
市台办介绍,截至目前,在沪台企整体复工率为92.7%,员工到岗率为89%。其中制造业企业基本复工,生产型服务业企业复工率约为90%,生活型服务业企业复工率为70%。海外订单占全年生产计划九成以上,愈发严重的全球疫情几乎让这些订单都落了空,位于嘉定工业区的台资企业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面临这样的困局。
乔山公司主营运动健身及复健医疗器材的研发、生产及营销,是国内外不少健身俱乐部的器材指定供应商。在政府的支持下,企业自2月12日开始复工,目前已有1805人复工,复工率达到95%,回到正常水平。一面是企业全力复工复产,一面是海外商用订单项目或是暂缓,或是取消。两难选择摆在公司面前——要不要继续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生产?如果停产,会面临每月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公司遇到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难题。
脱困路在何方?这时公司注意到,在美国亚马逊电商平台上,两周内公司的两款家用型电动跑步机销量上升近4倍,升至亚马逊跑步机排行榜第一名。原来,由于国内外疫情发展存在错峰情况,当中国企业复工复产时,国外正处于抗疫关键期。老外“闷”在家中,供健身房使用的高端产品需求量自然下降,但家用类产品需求迅速上升。这让乔山公司看到新的契机。“加大家用类产品研发,打开新的市场。”业务总监孙其安介绍,目前公司已经把80%的商用产能调给家用产能。研发中心的工程师也夜以继日开发新的内容产品,吸引更多的用户。研发中心总工程师林志彦已将全年计划排得满满当当,他告诉记者:“接下来,我们会专注内容制作,开发出一些适合家用的穿戴式动作传感器部件。用户在运动时仿佛有专业教练在边上指导,运动起来有种互动感觉,能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
目前由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集社交、健身、商城等功能的APP软件已经进入内测阶段。未来,一些配套的健身器材和可穿戴设备也会陆续上线。企业负责人很有信心,通过家用新产品的研发创新,将带动公司业绩在第三或第四季度“复苏”。
市台办介绍,截至目前,在沪台企整体复工率为92.7%,员工到岗率为89%。其中制造业企业基本复工,生产型服务业企业复工率约为90%,生活型服务业企业复工率为70%。
14、Overall return rate of Taiwan enterprises in Shanghai reaches 92.7%
新华社英语、新华视界
Source: Xinhua| 2020-04-16 21:35:34|Editor: mingmei
CHINA-SHANGHAI-TAIWAN ENTERPRISES-RESUMPTION(CN)
Workers work at a production workshop of Johnson Health Tech (Shanghai) Co. Ltd in Shanghai, east China, April 16, 2020. At present, more than 1,800 people in this company have returned to work, with a return rate of 95%. According to the data provided by the Shanghai Taiwan Affairs Office, the overall return rate of Taiwan enterprises in Shanghai has reached 92.7%. (Xinhua/Liu Ying)
15、阳光总在风雨后
来源:上海与台湾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台资企业、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受伤严重,美欧等区域商用类高端产品的订单下降了80%,企业的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仍坚持“健康、价值、共享“的理念,坚持主营运动健身及复健医疗器材的研发、生产及营销,敏锐地获得了新市场,保持了业界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健身器材公司的地位。
作为海内外众多知名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器材的指定供应商,以往海外订单占全年生产计划的90%以上,在海外疫情严重期间,订单大量减少或停止,遭遇了2008年以来最大的重创。在企业危难之时,上海市政府和嘉定区政府的相关政策给予了有力扶助,同时企业也采取了多种自救方式,弥补短板,适应新状况,开拓了新市场的活路。企业敏感地捕捉到家用健身器材在海外网上热销的信息,随即努力拓展通路,使订单大量增长,销售量达到了100%,增长量近4倍之多。曾经的一边是全力复产、另一边是海外商业健身俱乐部业务的全面关停和海外商用订单项目暂缓或取消的困境逐步得到了缓解。作为龙头企业之一,在最艰难之际,按计划生产意味着大量资源投入,停产则是每月以亿计的经济损失,公司新的市场为当前企业的生存延伸出了发展的新途径。公司总经理李永楷欣慰地表示,两款家用型电动跑步机在两周之内的销售上升了近4倍,成为“亚马逊”跑步机排行榜之首,家用类产品需求的上升,是企业困境中的“救济米”,也是寻到的发展新契机。
为此,企业加大了产品研发的力度,倾听更多便用者的心声与需求,让产品更容易使用,让宅家的运动得到改善、成为享受。在零销上,计划增加的50个门店受疫情影响延缓设立,但并没有减少,为的是让更多的人有体验,培育多元需要的健身生活方式。”业务总监孙其安说,国内还是国外的许多人由于疫情的原因无法去健身俱乐部,家用健身器材可以弥补,这也是产品销量上升的缘由,企业的快速反应在了运营上,生产人员与生产计划迅疾做了适应市场的调整。目前,公司生产线主力正在由商用器材调整的家用器材。
研发中心的工程师们正日夜兼程,全力开发新的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录续投入5000余万元用于科技研发,期能以新产品带动企业第3、4季度的“复苏”。研发中心总工程师林志彦已将全年的计划安排满档。悉,“黑科技“的类似直播、私人教练视频节目的产品也将推出,弃开发出穿戴式动作传感器的部件,让用户可以在运动时有一个专业教练指引正确的训练,让用户的运动能有互动的感觉,增加趣味,达到更有效的运动效果。目前,集社交、健身、商城等功能的APP软件已经进入内测阶段。未来,一些配套的健身器材和可穿戴设备也将会陆续上线。该企业主管认为,全球疫情形势严峻的形势下,正是企业检验和调整战略布局的时机,对于外贸企业而言,面对目前极端的国际经济环境,企业需要的是有“自我革新”、“绝境求生”的勇气,经受了多个难题后,犹如“阳光总在风雨后“。
35年前诞生于台中市、以两千美元生产哑铃第一个订单起步的该企业,己在多国设立科技健身器材工厂,产品行销6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各类国际认证和奖项,三大品牌800多个产品。目前,上海嘉定的企业已有1805人复工,复工率95%,已回到企业的正常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