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定区民族和宗教事务办公室2024年度行政许可... 2025-02-27
- 区委统战部召开党纪学习教育部署会 2024-05-08
- 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推动各领域统战工作取得... 2024-04-25
- 嘉定区召开2023年度基层统战工作会议 2023-12-18
微信公众号

法治润疁城 石榴籽籽亲——嘉定区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学习月创新实践综述
·="text-indent: 2em;">仲夏六月,万物并秀。 嘉定区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提升民族宗教事务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为主题,在疁城大地掀起一场法治与温情交织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教热潮。全区累计开展活动680余场,覆盖各族群众、信教群众及基层干部5.3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1万份,线上普法浏览量突破1.5万次。这场宣教实践以机制创新为基、品牌融合为魂、数字赋能为翼、服务深耕为实,绘就了一幅“法治根基稳,石榴籽籽亲”的生动图景。
一、机制创新,三级联动织密全域网络
嘉定区构建“区—街镇—村居”三级协同机制,推动宣传网络纵向贯通、横向联动。
顶层统筹强引领。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办制定全区方案,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唐晓林在区级启动仪式上强调“以学铸魂、以法为据、以行见效”,为活动定调明向。12个街镇闻令而动,外冈镇精心制定《活动方案》,新成路街道召开专题部署会,江桥镇依托“江桥讲堂”举办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邀请专家深度解读“十二个必须”核心要义,筑牢干部思想根基。
网格赋能触末梢。依托民族宗教“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全区整合460名网格宣讲员下沉一线。新成路街道组建法官、律师、清真食品检查员专业宣讲队深入商铺;嘉定工业区以“网格+统战”模式将政策融入基层治理全流程;徐行镇“同心客堂汇”开设“板凳课”,让法治理念飞入千家万户。一堂堂“家门口”的普法课,打通了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二、数字赋能,智慧普法拓展宣传维度
各街镇借力数字技术,打造“指尖课堂”与沉浸体验并重的智慧普法矩阵。
云端课堂零距离。区级层面首发“嘉定区民宗知识宣传小程序”,提供一站式政策学习平台。华亭镇“蒜宝小课堂”普及法规知识,菊园新区“小青龙同心说”动画以本土IP形象演绎政策要点,嘉定工业区“指尖课堂”发布政策解读推文阅读量破千。线上答题、短视频展播(如工业区Citywalk路线视频浏览量超3000次)、普法手偶剧(新成路《西游之民族团结一家亲》)等创新形式,让法治宣传“活”起来、“潮”起来。
场景体验增黏性。真新街道创新“法治种子”有奖问答,以植物种子包寓意“政策扎根心田”;工业区升级Citywalk为“VR实景+文化打卡+手作体验”沉浸式路线;安亭镇创编民族团结情景剧《“榴”香满亭“邻”聚力》,让抽象法规化为可感故事。数字与实景的交融,使普法从“被动接收”转向“主动参与”。
三、品牌融合,乡土文化浇灌团结之花
立足地域特色,各街镇打造“一镇一品”文化IP,将政策宣传深植于本土文脉。
文化浸润,唤醒乡土认同。马陆镇延续“葡萄架下民族情”品牌,将政策宣讲融入葡萄藤影;华亭镇以“白蒜芯·民族情”为核,推出融合白蒜元素、非遗技艺的文创产品,在北京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惊艳亮相;新成路街道借葫芦烙画非遗展,勾勒“福禄生花”的团结图景;外冈镇“红榴妙会”美食品鉴,让“多元一体”的文化魅力在舌尖绽放。
教育实践,深耕精神家园。马陆镇发布育才中学“行走的思政课”实践地图,串联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南翔镇深化“滋味共融”品牌,推出“民族团结进校园”服务菜单;安亭镇设立“安心榴亭”大学生实践基地,发布“榴声会客厅”社区项目;嘉定镇街道以环城河畔“石榴广场”为载体的“环城河上石榴情”品牌,推动各族群众“文化共赏、情感共融”。乡土记忆与法治精神的碰撞,让民族团结可触可感。
四、服务深耕,多维互嵌夯实团结之基
以解决实际需求促认同,以深化交融筑同心,各街镇将法治宣传转化为暖心实践。
精准服务解民忧。全区走访慰问困难少数民族家庭89户,解决急难问题42项。马陆镇创新“政策宣讲+便民服务”双轮驱动模式;徐行镇“同心客堂汇”举办公益市集,将理论宣讲融入生活场景;新成路街道为德钦县学生捐赠助学善款,以“钦如一嘉”工程架起沪滇心桥。
多维互嵌筑同心。空间互嵌,工业区打造汇旺社区“互嵌式”综合平台,新成路街道启用嘉音国乐社阵地并进京展演民乐曲目;文化互嵌,外冈镇联校举办民族文化展,菊园新区“我在菊园有个家”项目实现跨民族亲情陪伴;社会互嵌,江桥镇组织公益援疆行动,华亭镇“结对认亲”赋能青少年成长。一条条情感纽带,系紧了“籽籽同心”的命运共同体。
法治护航保和谐。徐行镇开展宗教场所安全专项检查,外冈镇发布《宗教场所安全规范化管理指引》,华亭镇聚焦互联网宗教风险举办专题讲座,为民族团结筑牢法治屏障。
五、经验启示
本次宣传月成效显著,形成宝贵经验。
坚持政治引领与法治筑基并重。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正确方向;始终突出法治主题,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及民族宗教法律法规贯穿全程,筑牢治理根基。
坚持品牌驱动与精准滴灌融合。立足街镇资源禀赋,精心培育“一镇一品”(如马陆“葡萄情”、华亭“白蒜芯”),将政策巧妙融入品牌文化内核与特色活动,显著提升吸引力与持久力;同时针对不同群体(干部、群众、青少年、信众)需求,开展分层分类宣传与服务(如精准走访、校园菜单、网络课堂),提升实效。
坚持多维互嵌与服务增效协同。将宣传学习与促进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全方位嵌入紧密结合。通过打造互嵌环境(社区、点位)、搭建交融平台(文化展、美食节)、深化共建机制(校地、地企)及实施暖心项目(结对认亲、公益服务),有形有感有效地铸牢共同体意识,并将法治精神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治理效能(如安全管理、网络治理)的实践。
坚持守正创新与夯实基础并行。在运用数字化、场景化、IP化等创新手段(小程序、Citywalk、情景剧)提升宣传活力的同时,充分发挥“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和基层网格作用,整合资源、发动群众,确保活动在基层扎根见效。
法治为舟,文化作桨。嘉定十二街镇如十二颗饱满石榴籽,在机制创新中紧密相连,在品牌融合中绽放异彩,在服务深耕中温暖相拥——此乃“籽籽同心”最生动的时代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