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定区民族和宗教事务办公室2024年度行政许可... 2025-02-27
- 区委统战部召开党纪学习教育部署会 2024-05-08
- 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推动各领域统战工作取得... 2024-04-25
- 嘉定区召开2023年度基层统战工作会议 2023-12-18
微信公众号

发挥“镇管社区”区域统战作用, 续写“宜居宜业”新城崭新篇章
一、创新目的
随着新城建设逐步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嘉定新城党工委(马陆镇党委)立足实际、顺势而为、创新探索,于2013年8月建立“镇管社区”管理模式,通过整合区域内4个村、18个住宅区的资源,科学划分出6大社区,实现网格化管理,使对统战对象的管理更加直接清晰。在这样的背景下,嘉定新城(马陆镇)贯彻落实市委、区委一号课题,紧贴建设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主战场,以服务统战人士多元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统战工作整体效应为目标、以统战特色活动项目化为抓手,积极推进新形势下的区域化统战工作,充分挖掘、着力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资源丰富、联系广泛的特点和优势,延伸和发展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作用,为嘉定新城(马陆镇)新一轮发展提供更加广泛的力量支撑。
二、主要做法
1、应势而谋,突出区域化统战三个要求
一是要求置身大局“显身手”。嘉定新城(马陆镇)以贯彻落实第一次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大方向,建立“四体三社”,重视对“留学人员、非公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团结引导工作。
二是要求紧贴中心“定准位”。围绕嘉定区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战略目标,将发挥民主党派、非公经济人士智力密集优势,支持民主党派、非公经济人士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履职尽责,发挥好“人才库”、“智囊团”的优势。
三是要求服务管理“增效益”。切实把区域化统战工作纳入本辖区智慧城市示范城区建设的总体布局,探索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扁平化“镇管社区”下的新型社区统战工作,通过增加管理单元、做实组织网格、缩小服务半径,实现统战工作的区域内全面覆盖和划片管理。
2、顺势而为,推进区域化统战三项工作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着眼创新完善区域化统战工作理念和组织方式,因地制宜的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镇党工委-村、社区党总支-居党支部”三级的社区统战管理架构,由“确权清晰化”向“机制稳定化”转变,防止因人员变动导致统战工作脱轨的尴尬,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
二是拓展工作平台。嘉定新城(马陆镇)充分利用统战资源拓展工作平台,刚柔并济推进统战工作上台阶。聚焦社区统战人士的多元需求,打造“五大平台”,即统战活动平台、教育培训平台、形象展示平台、资源整合平台、和服务群众平台,提高统战工作的综合功能和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创建工作项目。将碎片化、个体化的统战活动项目化,以“内容具体化、操作精细化、运行社会化”为理念凝心聚力,进一步提升区域内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在镇级层面建立“同”字品牌个性化项目,在社区层面将统战工作纳入各社区制定的“社区项目推广手册”中,形成“一家一台戏”的区域统战联合体特色新模式。
3、循势而变,做好区域化统战三个对接
一是对接社情民意,把统战工作做“实”。统一战线的重要功能就是要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 是民主党派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作用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嘉定新城(马陆镇)通过建立各界人士民主协商会议制度、民族宗教联席制度、统战人士联村联企活动等,为辖区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稳定建言献策,促进共同发展。
二是对接新型信息媒介,把统战工作做“活”。在微信、微博、微电影等的冲击下,传统靠喊、靠走、靠纸的宣传作用不断式微。嘉定新城(马陆镇)积极创造“新口味”,在“新城党建e家”手机软件中设立“掌上统战”APP子栏目,实现向“统战讯息握在手上”的多元功能升级,以线上互动促线下沟通,为社区统战人士点对点的联谊交友、沟通交流提供可能。
三是对接社会各方力量,把统战工作做“强”。嘉定新城(马陆镇)打破统战部门“单打一”的传统做法,突出“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努力构建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统战格局。注重对各类社会组织的扶持和培育,如“四海群英会”、“民族联分会”等,为加强社区共治提供了必要的资源要素支撑。
三、工作成效
1、创新载体,实现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使统战力量更加强大
一是线上即时交流无忧。在线上APP提供政策咨询、发布合作项目、交流通讯等服务,加强沟通的同时培养网络“意见领袖”,打造了指尖上的统战,净化了网络空间,传播了统战正能量,形成了积极正面的舆论共识。
二是线下建言渠道畅通。通过举办党外人士交友联谊活动、专题座谈会、组织交流会等,以交流联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步联动,形成了统战人士对于新城政策落实、经济开发、民生建设等方面有感必言、有言必应的良好风尚,大大提升了统一战线的感召力。
2、聚才引智,实现从“传统性”向“时代性”的转变,使统战资源更具活力。
一是推动了海归留学人才间的紧密合作。建立的“四体”(即产业互联体、资源互补体、组织互助体和多边互动体)负责牵头落实辖区内海归人士间互联、互动、互补项目的开展,实现合作共赢。如组织互助体中发挥四海群英会的社会力量,鼓励海归留学生代表陈建建立教育培训组织,凝聚海归留学精英,实现在动态配置中盘活人才资源的紧密合作。
二是促进了年轻非公经济人士间的健康发展。成立的“三社”(即疁青人才服务社、让爱传承公益志愿社和尚学公益服务社)不仅服务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自主创业的需求,更引导了他们参与社会志愿服务,进一步推动了非公经济人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3、升级项目,实现从“单行道”向“双行道”的转变,使社区共治更为融合。
一是项目联推,凝聚了区域统战发展合力。以嘉定新城(马陆镇)社区统战工作小组制定的14个年度个性化项目清单为核心,在党外人士工作、非公党建和服务非公企业、海外联谊、争取民主党派支持、民族宗教和谐、统战宣传调研等方面取得了较大作为。如“同心共圆•党外干部知行”项目,依托镇党外干部挂职锻炼基地,开展挂职培训项目,提升了党外干部综合素质并加强了其参与辖区社会治理的意愿与能力。
二是社会共治,增强了区域统战发展后劲。根据不同社区的实际情况使项目落地生花,形成“多点双链一圈”社区共治新格局。“多点”以六大社区自建项目为支撑点,形成社区统战共治的骨架;“双链”由各社区单位形成共治资源供应链,对接统战人士需求链;“一圈”则是形成全体统战人士和社区单位共同生活、行动的“幸福新城生活圈”。如希望社区的“V爱计划”,凝聚统战人士与力量参与社区公益,并普及积存、交换志愿服务理念,从中探索优秀统战对象的激励回馈机制,鼓励更多统战人士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实现了“法治、共治、自治、德治”的共治新面貌。
来源:嘉定新城(马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