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定区民族和宗教事务办公室2024年度行政许可... 2025-02-27
- 区委统战部召开党纪学习教育部署会 2024-05-08
- 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推动各领域统战工作取得... 2024-04-25
- 嘉定区召开2023年度基层统战工作会议 2023-12-18
微信公众号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菲南海争议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发表中菲南海争议白皮书。南海是中国以南的边缘海。南海是中国古代人的一个地理海域概念,不同历史年代南海这个地理海域概念和范围是不同的,远在古代,中国古代人就知道了西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等海域。但是,在中国古代对各海区的名称使用混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3日发表《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
白皮书2万余字,除引言外,共包括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由来、中菲已就解决南海有关争议达成共识、菲律宾一再采取导致争议复杂化的行动、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政策等五部分。
白皮书说,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确立的,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承认,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白皮书指出,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核心是菲律宾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而产生的领土问题。从历史和国际法看,菲律宾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领土主张毫无根据。此外,国际海洋法制度的发展导致中菲出现海洋划界争议。中菲两国曾就妥善处理海上争议进行多次磋商,就通过谈判协商解决有关争议达成共识,并在双边文件中多次予以确认。
白皮书说,菲律宾时任政府2013年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违反中菲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议的协议,侵犯中国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的权利,滥用《公约》争端解决程序。应菲律宾单方面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自始无管辖权,所作出的裁决是无效的,没有拘束力。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仲裁裁决的影响。中国不接受、不承认该裁决,反对且不接受任何以仲裁裁决为基础的主张和行动。
白皮书强调,中国一贯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定维护和促进国际法治,尊重和践行国际法,在坚定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同时,坚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坚持通过规则机制管控分歧,坚持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致力于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白皮书表示,中国坚持与地区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坚定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积极倡导域外国家尊重地区国家的努力,在维护南海和平稳定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共包括五个部分内容:
一是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强调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是历史上确定的,中国始终坚持维护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
二是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由来,强调菲律宾非法侵占行为制造了中菲南沙岛礁争议,菲律宾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领土主张毫无根据,指出国际海洋法制度的发展导致中菲出现海洋划界争议。
三是中菲已就解决南海有关争议达成共识,强调通过谈判解决有关争议是中菲共识和承诺,妥善管控南海有关争议是中菲之间的共识。
四是菲律宾一再采取导致争议复杂化的行动,这部分指出菲律宾企图扩大对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侵占,一再扩大海上侵权,企图染指中国黄岩岛,强调菲律宾单方面提出仲裁是恶意行为。
五是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政策,就南沙群岛领土问题、南海海洋划界问题、争端解决方式、在南海管控分歧和开展海上务实合作、南海航行自由和安全、共同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等方面阐述中国的政策主张。白皮书还原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事实真相,重申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一贯立场和政策,溯本清源,以正视听。
《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有2万余字,以中文、英文、俄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日文、阿拉伯文和葡萄牙文多语种发表,中文版和各外文版已分别由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出版,即将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中国老百姓说,南海是我们的“祖宗海”。菲律宾单方面提出南海仲裁,临时仲裁庭违法仲裁,是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精心包装的政治闹剧,所谓裁决结果是非法的、无效的,改变不了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这一事实,否定不了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这场闹剧在南海这片中国人的“祖宗海”掀不起风浪。中国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和意志坚如磐石。
南海的历史证据
汉代就对南海诸岛有过记载。元代史料更是将“千里长沙”(即今天的南沙群岛)划入海南岛的管辖范围。明代郑和下西洋曾途经西沙和南沙,并留下了南海海域航海图。
到了现代,我国在南海主权的最主要依据是传统疆域线,即“九段线”。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接收了南海诸岛。1946年,国民党当局有感于南海海域地图混乱,展开了南海划界工作。当时负责划界的一艘军舰名为“永兴”——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永兴岛就因此得名。
1947年,当时的“内政部”完成了南海划界,即“九段线”。这条线最南到北纬4°的曾母暗沙,奠定了今天中国南海疆界的基本走向。黄岩岛也在“九段线”中国领海范围内。
另据有关专家介绍,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另一个佐证是,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时,以东经118°划界,以东为菲律宾领海;但是黄岩岛的位置约为117°48,在法理上也在菲律宾国土以外。
现在的菲律宾相关法律将一些远离海岸超过200海里的地方都划到了其领土范围内,这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本原则。
“在1947年划界之后的四分之一个世纪,周边国家一直没有提出异议。这就在国际法意义上产生了历史性主权。”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张植荣介绍,“南海争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近海油气资源的发现。”
同时南海争端的起源与当时的历史因素也有关。当时,联合国正在制定海洋法,而海洋法长期对划界原则定义模糊不清。模糊的划界原则给了一些国家可乘之机。